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隊都有夢想,或近或遠,或輕或重,或轟轟烈烈,或平平淡淡。而天然氣銷售人的夢想,暖暖的,有分量,把天然氣帶給千家萬戶,為每一個人、每一座城的夢想繪上最美的能源底色。
大屏幕上的這位上海王阿婆,是我的鄰居,今年八十多歲了。王阿婆時常愛拉著我嘮嗑,說能看到在美國孫女的樣子,說她去新疆知青的故事,說她回到上海的生活。阿婆得知我賣天然氣,有天下班,阿婆抖抖索索地捧著半個西瓜,對我說:“小月啊,聽你媽媽說,你現在搞什么天然氣啦,噢喲,天然氣好呀,小時候那個蜂窩煤哦,屋子熏是熏的咧,不得了;后來改煤氣罐了,扛上扛下,不要太累哦,現在好的呀,這個天然氣,我用的不要太方便哦。”這么一說,我還能想起小時候阿婆扛煤氣罐,總會叫上我一起扛,還邊走邊說,哦呦,這煤氣罐不會爆炸吧。
一個家庭生活方式的變遷,更是社會進步的縮影——天然氣,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清潔,更便利。也正是秉承著滿足更多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初心,2017年1月1日,天然氣銷售東部公司正式成立,開啟了天然氣銷售管理體制改革的新征程。從那時起,我也成為了一名天然氣市場開發人員。起初,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拿起電話協調溝通客戶,打開電腦測算用氣需求。我心里反復問自己,這種枯燥單調的工作,有啥意思啊!
在天然氣行業工作了20年的“老石油”們看出了我的疑惑,跟我說:“小楊,一滴水里也有海的遼闊,你看看啊,你測算的這個數據正是未來三年江蘇省的天然氣需求量,為什么要成立我們公司啊,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我們要及時掌握江蘇省天然氣需求變化,才能對天然氣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進行優化調整。如果你的這個數據出現偏差,有可能三年后的南京市就面臨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你還覺得自己干的活無聊么?你還hold的住么?”
慢慢地,我理解了我的工作,也見證著天然氣點亮了萬家燈火,帶來了綠水青山。
還記得剛才視頻中的那個調度小胖哥么?他所在的蘇州藍天電廠以前是燃煤發電廠,說起電廠的變革,他也是感觸頗深:以前的燃煤時候,不但機組啟停很費勁,耗時,煤塵的排放讓廠區里的綠樹紅花都蒙上了黑色,每次巡一遍機組,我這就是“大灰狼”,哈哈哈,現在燃氣發電,我們都是小白兔啦,不僅煙塵排放為零,我們藍天電廠總算看到了藍天!在我們東部公司像這樣的電廠用戶共有22家,城市燃氣用戶也多達273家,都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企業,天然氣進入上海14載,累計供氣400億方,替代標煤5200萬噸,相當于減少244萬噸有害物質、1.7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種植了1.7億公頃、16個江蘇省面積的闊葉林,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了。
天然氣的科學利用,構建著美好家園,更為千家萬戶在冬日嚴寒,送去融融暖意。冬季保供,是一場硬仗,硬仗之“硬”在于用氣需求增長與供應大幅缺口的現實矛盾。
去年冬天,我也去了保障居民用氣供應一線,張興莉,我的同事,河南公司的大客戶經理。這位愛美的大姐一見到我就拉著我手說:“紫月,今年咋這么冷,你看我這雙手,天天凡士林不離身,還是凍得跟豬蹄一樣,更嚇人的是,鄭州市短短幾天居民用氣日均缺口從幾十萬方猛增到250萬方了,這一到冬天,就面臨著一邊是高價工業用氣,一邊是低價居民用氣,為了保證老百姓溫暖過冬,我們只能忍痛割愛高價工業用戶,挨家挨戶向他們解釋,讓他們理解我們保障民生用氣的做法。”張姐只是個個體,一個冬天,像張姐這樣堅守在保供一線的員工還有很多很多,他們走過了每一家用戶每一個城市,保障了民生用氣,地市政府也紛紛寄來了感謝信!
各位領導,同志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中國需要你我同行。改革吹響了天然氣大發展的號角,一年來,東部公司銷售天然氣401億立方米,同比增幅18%,創近年來最高增量和最高增速;一年來,天然氣銷售人回答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是為了誰的夢想而保供加氣?是為了承載全家生計的出租車司機,是為了充滿無限好奇的旅行者,是為了追求幸福平安的家庭,歸根結底,更是為了你,為了我,為了每一個在平凡生活中心懷夢想的人們,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時代和家園。讓我們不忘初心,苦干實干,與中國石油一起秉承使命,逐夢前行。謝謝大家聆聽我的分享!祝大家好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