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青島舉行,這將是上合組織擴員后舉行的首次元首峰會。青島,也將成為世界閱讀中國的又一扇窗。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青島和遠方的故事。隨著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即將到來,青島將在世界目光聚焦下,展示其40年的“開放芳華”。5年前就進入“一帶一路”建設宏觀視野的青島,既是新亞歐大陸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又是海上合作的支點城市,是國際貿易地圖中的重要海陸樞紐,青島正以其開放的胸懷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和上合組織的國際朋友圈。
記者:“海洋,自古以來就是對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現在,依海而建的港口依然是各國經貿往來的重要樞紐。我現在正在青島港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我的身邊一片繁忙,大型橋吊有條不紊地裝卸貨物,運輸車輛穿梭往來。行走其間,好像與傳統碼頭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仔細看看,您會發現,這里所有的機器設備都是無人操作的。剛剛投產運行一年,這個全自動化碼頭的作業效率已經全面超越了傳統集裝箱碼頭。這一切的秘訣,就在于它們擁有一個超級聰明的‘大腦’?!?/p>
這個聰明的“大腦”就是青島港完全自主設計研發的智能生產控制系統,這個系統高度融合了物聯網、智能控制、信息管理、通信導航、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自動生成作業指令,現場機器人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相關作業任務,實現碼頭業務流程全自動化。這比傳統碼頭節省工作人員70%,但是提升作業效率30%。
青島港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楊杰敏:“從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運行以來,我們可以說是打破了世界紀錄,一年以來我們的作業量不斷攀升,航線不斷增加,它對促進我們一帶一路建設,以及加快中國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都有非常重要的這種意義?!?/p>
作為世界第七大港口的青島港,是我國集裝箱、原油、鐵礦石、煤炭的主要港口。每年有1800多萬標準集裝箱,以此為樞紐,在世界180多個國家地區的700多個港口之間貿易往來。
“青島號”中亞班列自2015年7月1日正式開行,是山東半島地區首條跨境貨物班列線。該班列由膠州站始發,發往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班列貨物中不僅有中國各地出口的商品,而且搭載了不少來自日本、韓國的轉口貨物,成為密切維系青島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往來的重要載體。
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報關中心經理 王欣:“我們的貨物從青島港出發,經過4500公里15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中亞五國這些收貨人的手里,要比傳統的海運節省了30天的時間,客戶非常滿意?!?/p>
除了中亞班列,青島還開通了中歐班列、中韓快線、中蒙班列、東盟專線一共5條國際班列,并開通膠州至烏魯木齊、西安、鄭州、洛陽等地的省際固定班列和海鐵聯運班列,構建起“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西拓歐洲”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
記者:“與世界聯通的青島,充滿著‘有來有往’的故事。商品從這里輸送給全球的朋友,也有更多的國際化人才來到青島,成為這座城市與世界經貿往來的關鍵紐帶。他們在這里工作與生活,時間長了、日子久了,異國的他鄉,變成了他們的又一個故鄉。國際經貿合作的“朋友圈”正越來越大?!?/p>
這位女孩來自俄羅斯,叫妮卡,如今在青島從事跨境電商工作,負責幫助中國工廠開辟海外渠道。青島也因為有這些國際人才的涌入,得以和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青島人力資源從業者 岳秀哲:“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們明顯感覺到,人才的這種需求快速增長,尤其是集中在這個像新能源,法律,語言類人才,跨境電商,交通運輸,還有物流等這些領域的專業人才,以及具有國際化的這樣的經營管理經驗的人才,這個需求尤為突出。”
近年來,中車四方緊扣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從地鐵到城際動車組再到高鐵,從車廂到技術再到運營維護,公司產品服務于新加坡、阿根廷、斯里蘭卡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將陸續登陸美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 張曉明:“通過這個作為一個紐帶,把全世界各地的人,通過這個裝備聯系到一起。當你看著當地百姓坐著你的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那種感覺確實是發自內心,我們也很興奮?!?/p>
截止2017年底,在青島的1.4萬家外貿企業里,外商投資企業超過了三分之一。同時,全市累計對外投資項目超過了1500個,分布在全球99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來,共有1.5萬人次外國專家到青島學習、工作、生活。青島國際合作的“朋友圈”正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