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貴陽5月26日電(記者 靖強)5月25日,“大數據融合發展看貴州”記者團前往貴陽市信息產業發展中心,參觀并了解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該平臺是貴陽市信息產業發展中心在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環境下,建成的全國首個市、區兩級政府一體化數據開放平臺。自2017年1月8日上線以來,已面向社會免費開放3000余個數據集及480余個API資源,近1200萬條數據,平臺訪問量達240余萬次,占貴陽人口總數的一半。
貴陽市政府數據平臺以“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產業推動、數據惠民”為宗旨,在國內率先實現“主題、行業、領域、服務、部門”5種數據分類,設置了“統計、交通、旅游、氣象、商貿、醫療、教育”等多個重點領域專題,基于政府開放數據支撐“車來了”“易動體育”“滙中標”等10余款便民惠民APP應用。貴陽市信息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謙將這種合作方式總結為“政府是數據的提供者,企業是數據的利用者,群眾是數據的受益者”。
值得關注的是,平臺提出“主動開放+依申請開放”的數據開放模式,在國內率先提供網頁智能引導機器人、固定鏈接(RDF)、全量目錄下載、自定義場景等功能,用戶可在線免費查詢、瀏覽、下載、調用各種數據。對于平臺上沒有的數據,企業及群眾也可以“依申請開放”。而對于記者所擔心的數據安全問題,貴陽市信息產業發展中心林麗建作出解釋,自“依申請開放”模式提出后,去年該平臺有近千條數據開放請求,有關部門考察群眾需求,對數據進行脫敏、脫密,進一步加工數據,僅開放11條,可以稱得上是“千里挑一”。
據曹謙介紹,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相繼在數據開放、數據治理、平臺建設等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2018年數博會期間,據《2018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報告》顯示,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數林指數總分獲得全國第一,并連續兩屆獲得“樹開葉茂·大獎”。在大數據標準化引領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榮獲“第二屆數據治理實踐獎”。
同年12月,入選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與復旦發展研究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共同發布的“2018年中國網絡理政十大創新案例”,得到行業和媒體界的高度認可。
成績來之不易。在貴陽市數據開放的過程中也存在數據協調難、數據范圍過于垂直、無法直接導出區級數據等問題,通過頒布《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并配套制定發布《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實施辦法》、《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考核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宣傳大數據融合發展理念等措施解決了以上難題。
“開放不是目的,通過開放體現數據價值才是目的”,曹謙提出當前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亟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數據應用率,提高數據價值的密度、深度、廣度,前兩年的“數據地基”已經建好,下一步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將為提高數據的應用效率而努力。
如今,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業已成為中國政府數據開放的引領者和探路者,為全國率先提供了一個區域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建設的樣本和一個城市綜合數據的研究樣本,為國家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提供了先行先試經驗。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