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國際社會熱議改革開放40年:“中國奇跡”惠及世界發展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吳旭 莫成雄 呂少威)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連日來成為國際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多國政治、經濟、學術、媒體等各界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開放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生活,在世界范圍內產生重要影響,目前各國正對習主席講話進行深入探討和評價。
高度認同“中國奇跡”
“我非常榮幸能夠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這么重要的講話。”阿塞拜疆駐華大使阿克拉姆·杰納利談及參加大會的感受時表示,講話中提到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再次激起了人們對改革開放成果和中國創造奇跡的高度認同。
習近平在講話中從10個方面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歷程,用九個“必須堅持”系統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寶貴經驗。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歷程證明了改革開放政策具備的正確性和遠見性。”杰納利表示,中國人民的生活和利益始終位于整個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心,講話給予中國人民堅定的信念推動改革開放政策繼續向前。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羅尼·林斯曾多次訪問中國,對中國40年來的變化體會頗深。他認為,習主席的講話是繼續深化改革的總動員,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總動員。“改革開放使中國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這是世界上了不起的一件大事。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創造的奇跡將永遠銘記在人類歷史上。”
惠及世界經濟發展
路透社在題為《習近平呼吁實施新改革》的文章中指出,得益于自1978年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數億中國人走出了貧困,實現了國家經濟的逐漸強大。中國政府目前正采取措施應對經濟挑戰,未來中國也將繼續對外資開放市場。
韓國主流媒體《韓民族日報》評論稱,改革開放讓中國走上了發展之路,也讓數億勞動力參與了全球分工,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最初中國向西方學習市場經濟,如今中國經濟在“質”與“量”上均實現了快速增長,世界經濟已經離不開中國。
“改革開放奠定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基礎。”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表示,40年來中國始終走對外開放的道路,積極參與世界經濟建設,阿聯酋與中國的關系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蓬勃發展。“阿聯酋贊同中國致力于共同繁榮和開放經濟的承諾。習主席的講話釋放了中國將繼續支持公開透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經濟全球化的信號。”
扎希里特別提到“一帶一路”倡議,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必將促進整個歐亞大陸和中東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發展,帶來惠及數億人民的經濟繁榮碩果。“阿聯酋很自豪能夠成為這樣一項倡議的支持者。”
推動年輕一代交流
在此次慶祝大會上,有10名國際友人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這里既有為中國電子產業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企業家松下幸之助,也有為奠定政府間經濟技術合作基礎作出貢獻的政治家大平正芳。”日本富士通總研首席研究員金堅敏認為,這體現了中國“飲水不忘掘井人”的胸懷,也為兩國年輕一代開創日中睦鄰友好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隨著兩國合作的深入,加大兩國民間交流、特別是年輕一代交流已成為迫切課題。
“安靜的漁村,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人口超過1200萬的尖端產業城市。”韓國成均館大學物聯網項目支援中心主任金容碩在親自走訪了被看作是中國改革開放窗口的深圳后有感而發。
他在一篇題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深圳青年創業令韓國刮目相看》的文章中寫道,未來由年輕一代創造。年輕人們不是僅懷著就業之心,而是懷著創業之夢來到被稱為中國“硅谷”的深圳。在這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地方,從中國年輕人們的身上可以看到過去40年改革開放實現的中國發展狀況。(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