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賽車,曾在多少少年心中種下了愛車夢。當新車像撒豆成兵般蜂擁上市,高度同質化讓人選擇困難,一輛主打“熱血操控”的車,是否還具備獨特的吸引力?
習慣了新車上市“滿配”、“權益”、“限時價”的三板斧后,突然發現能認認真真篤定操控為核心賣點的只剩下了蓮花和保時捷。
在宣布新款EMEYA與ELETRE以全新價格上市的同時,蓮花集團CEO馮擎峰也做出了倔強的發言:“市場不斷宣告,堅持駕控的人不多了。但是蓮花跑車依舊執拗堅持,因為每個時代都有一群熱愛駕駛的人。”
這種堅持并不容易。即便在重新定價后,蓮花這兩款產品起步價依然在50萬以上。更不容易的是,蓮花在美國、英國、日本這些有著品牌認可度的重要市場都漲了價,賣得也還不錯;卻在中國市場降價,依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蓮花兩款車型重新定價上市
在這次兩款新車“熱血”歸來之前,有不少聲音都覺得蓮花“很危險”。但這個推測忽略了蓮花并不是一個中國品牌,而是一個有著77年歷史的全球超跑品牌。放眼全球汽車產業,超豪華品牌往往都會選擇背靠一個大集團,正如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都在大眾集團麾下。蓮花現在正是在吉利的支持下,成為唯一一個由中國面孔管理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跑品牌。
關于蓮花如何堅韌發展下去,如何看待蓮花現在所處的競爭環境,以及蓮花如何應對中國市場激烈的競爭,我們與馮擎峰有了一段開誠布公的對話。
“一個蓮花”
今年應該是蓮花集團成立以來對全球架構調整最大的一年。4月,蓮花啟動股權回收,將英國業務并入上市公司體系,目前在管理層面已經全部由馮擎峰統籌負責。
按照計劃,蓮花英國與中國業務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整合,實現“一個蓮花”。“只有這樣協同效應和經濟效益才能充分發揮:比如造型、工程團隊整合為一個,采購、后臺管理團隊整合為一個,制造環節保留兩個工廠即可。這樣效率會明顯提升,直接費用至少能減少30%。”馮擎峰表示。
跨國并購最難的從不是“買下來”,而是未來如何“運營好”。吉利的并購,為蓮花超跑的基因注入了電動化智能化的靈魂,使其重新煥發了活力,有了繼續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的韌勁。對比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的現狀,就知道這個轉型的意義所在。
車迷在蓮花上市活動現場
這個韌勁同樣表現在一場耗時五年的商標維權戰。今年年初,經過32次有利行政決定和勝訴判決,蓮花集團終于拿回了蓮花商標,完成了品牌IP的統一。
一步步跨過這些關于品牌、商標、股權、管理權的復雜難關,蓮花才能真正成為由中國企業控股中國團隊管理的國際超跑品牌。
“抄襲”、“平替”和“網紅”
一個國際超跑品牌,中國市場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作為“半個老家”,實在是不能放棄的市場。
蓮花集團CEO馮擎峰
馮擎峰介紹,蓮花跑車在英國認知度最高,銷量也最好;在美國市場即便是加征了關稅,也是一到貨就售罄的狀態;在日本,每年都會舉辦“Lotus Day”賽車節,所有日本的蓮花跑車車主都會不遠千里開著自己的車到賽道,一起舉辦嘉年華。
“全球來看,超豪華品牌的市場需求沒改變,但中國市場變化很大。”馮擎峰比較下來,直言中國市場現在抄襲、平替成風、缺乏原創,“我認為中國汽車工業不應該這樣。中國汽車工業應該拿出能讓全世界為之震驚、值得全世界尊敬的原創作品。”
這也是蓮花跑車當下最希望傳達給消費者的聲音,無論是致敬與傳承原創精神,還是對極致駕控的不懈探尋,都是蓮花跑車在用行動證明:真正的熱愛與堅持永遠不會被時代的浪潮淹沒。這是對同質化最好的回擊。
“抄襲是最簡單的模仿,現在有些平替產品還挺火,甚至成了一種走紅的方式。但是超豪華品牌必須堅持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上的投入,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投入。”馮擎峰非常鮮明地表達了對“網紅車”的看法,“中國品牌很多車型,被打造成網紅車,熱度兩年就過去了,經典車型屈指可數,沒有持續性。”
“永遠不把市場當實驗場”
在平臺化生產與供應鏈的高效配合下,中國汽車市場產品推新速度讓人眼花繚亂,“三年小改款,七年一換代”早已成為過去時,甚至“兩冬兩夏”的最低限測試標準也開始松動。
“蓮花需要4-5年,做不到兩年造一款車,完全做不到。”馮擎峰堅決否定了加快造車速度,“我們很想去挑戰,也很想兩年做出一臺車,但真的做不到。我讓我們所有的系統都梳理了一遍,所有工程師把流程全梳理后,最后給我的結論:就是造不出來”。
“因為我們要做的實驗更多,必須做完所有實驗才能把車投到市場,所以我們兩年開發不出車,哪怕有幾十年造車經驗,也完全沒這個能力。我在吉利做第一份工作時,我們就立下規矩:‘永遠不把市場當實驗場’。把市場當實驗場多簡單,讓用戶當實驗員,用戶提問題,你再改進,這不就是把市場當實驗場嗎?我們絕不會這么做,只有自己把實驗做透、做好,才會把車推向用戶。”馮擎峰說到的現象,正在當下的中國汽車產業發生,有些車為了搶上市,壓縮測試時間,壓縮工程樣車投入數量,結果很多問題在開發階段沒發現,到銷售后才集中爆發,最后由4S店修修補補。
“蓮花的車是全部符合美國各項標準的,在歐美,一定會審核你的實驗周期,你說做過實驗,不行,他們會要求你提供細節,看你具體做了什么實驗、流程是否完整。尤其是美國,你敢提交假數據嗎?你說實驗做了10個月,實際只做了半年,敢把這種結果報上去嗎?絕對不敢。造假會面臨滅頂之災,沒人會冒這個險。”馮擎峰認為,“中國除了做產品的形式認證,還應該增加過程認證。哪怕不增加過程認證,也該學美國:你做出承諾,他們不提前審核,申報后就讓你賣;但一旦出現問題,會啟動全網追溯,他們有完整的可追溯系統,追溯起來你根本扛不住,自然沒人敢造假。中國真該學學歐洲或美國,學歐洲的過程監控模式,或學美國的承諾追溯模式,你承諾了就必須做到,要是發現造假、實驗沒做夠,就讓你立刻倒閉、傾家蕩產。”
蓮花依然熱血,依然堅持講操控
“注定熱血”
堅守造車的原則,是馮擎峰這些初代中國汽車產品工程師保留至今的性格。正是他們當年的韌勁,才有了帝豪這樣累計銷量突破400萬輛的國民車。
馮擎峰為這次兩款產品增配降價重新上市定的主題是“注定熱血”,他能看到也能感受到中國汽車產業當下空前繁榮,但是厭惡產品嚴重同質化的困局。“在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中,雖然時代滾滾向前,技術更迭不斷,但在每一個時代都留下了寶貴而永不磨滅的東西——那就是原創精神。”這是馮擎峰抓住任何機會想要表達的造車精神。
在老一代汽車人和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共同推動下,中國汽車已經有了與國際汽車產業同場競技的能力。整個汽車產業都在經歷深刻的變革期,求新求快讓行業競爭加劇,生存壓力變大。但仍有一批老汽車人熱血難涼,他們堅守在一線,希望為熱愛駕駛的用戶造出一部部經典車。(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