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五年規劃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地位和戰略性作用。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對于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意義重大。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要求,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特別是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高質量完成“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從1953年開始,我國已經編制實施了14個五年規劃(計劃),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現由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實踐證明,國家發展規劃具有戰略導向作用,著眼長遠和全局進行戰略謀劃,闡明黨和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戰略目標并分階段實施,既能充分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又能保持國家戰略連續性穩定性,引導預期、凝聚共識。
在地方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視發展戰略和規劃工作,領導制定了廈門15年發展藍圖、福州“3820”戰略工程和浙江“八八戰略”等發展戰略。特別是在廈門工作期間領導制定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成為堅持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的經典范本,開創了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縱跨15年發展戰略的先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完成“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極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五年規劃編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必須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謀劃廈門15年發展藍圖時,習近平同志帶領十幾家單位,100余位專家教授、實際工作者組成課題組,深入調研,摸清廈門市情家底;謀劃福州“3820”戰略工程過程中,開展了萬人問卷、千人調研、百人論證,1627名干部圍繞581個課題調查研究,完成了367篇調研報告。在“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這在我國五年計劃和規劃編制史上是第一次。這些實踐,對當前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今年開展的“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參與度高、覆蓋面廣,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311.3萬條,為編制“十五五”規劃提供了有益參考。進一步做好規劃編制工作,需把堅持問計于民落到實處。
一是暢通問計渠道,匯聚真實民意。堅持問計于民,既能把基本情況摸清楚,有效汲取各方智慧,又能在問計的過程中增進各界對戰略和規劃的理解,把基礎工作做扎實。對此,需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公眾參與的常態化機制,進一步暢通各類意見和建議的表達渠道,建設統一高效的網上建言征集平臺,提供一體化入口,實現全時互動,動態發布征集主題與階段性成果。同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以及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問卷與抽樣調查、專家咨詢、統計分析等方法,摸清實情、對癥施策。通過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安排,讓包括黨政部門、專家學者、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在內的多元主體有序參與,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都充分吸收到規劃編制中來。
二是善用數字技術,精準把握需求。隨著信息技術迭代發展,人們能夠通過政務服務熱線、網絡問政平臺等,以文字、語音、視頻、圖像等多種方式表達訴求,這些“民聲”數據都是蘊含著公共需求與治理痛點線索的“數字礦藏”。數字技術能夠顯著提升數據采集、整合、分析與共享能力,推動治理流程在線化、可視化、可追溯,提升政策的預見性、精準性、高效性。更好編制“十五五”規劃,可考慮建設統一高效的社會治理數據資源平臺,匯聚整合政府各部門、各行業與互聯網平臺的多源異構數據;健全數據標準與接口規范,打破條塊分割,提升數據可用性與互操作性,形成對民生需求的實時洞察與動態畫像,進而主動把握群眾需求及其變化,前瞻性制定規劃,優化資源配置。
三是堅持系統觀念,銜接頂層設計。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經濟社會運行本質上是一個普遍聯系、動態演化的復雜系統,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更好把握微觀與宏觀、局部與整體、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統籌謀劃。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要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在充分傾聽與吸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堅持全國一盤棋,將社會關切有機嵌入目標體系、政策工具與實施路徑的整體設計,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既要抓住關鍵性、決定性因素,又要把握好節奏和進度,注重鞏固拓展優勢、突破瓶頸堵點、補強短板弱項、提高質量效益,增強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廈門大學副校長 方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