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能搞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事情,有些事要打攻堅戰,有些事則要久久為功。因此,對于新時代的城市建設來說,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
在一定階段,打攻堅戰是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攻堅的主要出發點在于解決影響當前和長遠的突出問題。要樹立鮮明的問題意識,找準影響城市發展和群眾生活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積極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把那些可能積弊成疴,將來解決的難度更大、代價更高、后果更嚴重的問題找出來。要結合國家的宏觀政策和當地實際,分清哪些是“必答題”,哪些是“可選題”,破除“建設與治理只能選其一”的思維誤區,克服“重面子,輕里子”的形式主義。
城市更新是當前城市建設打好攻堅戰的主要著力點。一方面要以當快則快、抓好當下的理念,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老舊小區應改盡改,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持續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另一方面要借助城市更新的契機,加快構建現代化城市的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結構功能的系統集成,特別是要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合,建設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優化供水、供氣、供熱等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高效協同。
城市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因此,在打好攻堅戰的同時還要打好持久戰。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持久推進城市建設,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始終踐行人民城市的理念,聚焦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合理布局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居住、出行、教育、醫療等日常生活需求,無論是城市公園建設等“錦上添花”的事情,還是舊城改造等攻堅領域,都要把更多、更優的資源留給人民群眾。
堅持內涵式發展是打好城市建設持久戰的重要方面。實踐證明,靠“歸大堆”“攤大餅”,是干不出現代化城市群的。新時代的城市建設必須從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革新城市發展的理念、動力和方法,革除“攤大餅”式的舊式思維,樹立精耕細作的新理念,在產業布局、生態保護、交通設施等方面,多一些著眼長遠、通盤考慮和穩慎推進,少搞一些“運動式”落實,少留一些爛尾工程。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陳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