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該部法律明確了各方對法治宣傳教育的職責任務,更好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法治宣傳教育的新需求。
制定出臺法治宣傳教育法,旨在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夯實全面依法治國的社會基礎,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以案說法、以案釋法的普法形式更有說服力和警示效應,讓人們直觀感受到法律的邊界和內涵。法治宣傳教育法規定,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應當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案件辦理過程,結合各自的職責,運用依法公開審理案件、法律文書釋法說理、發布解讀典型案例等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工程。
法治宣傳教育法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當開設法治教育課程,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等場所開展法治實踐教育。中小學校應當按照要求聘任法治副校長,配備受過專業培養或者經過專門培訓、能夠勝任法治教育任務的教師,可以聘任校外法治輔導員。這些規定有力推進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體系,充分發揮法治的育人功能。法治宣傳教育從娃娃抓起,多方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將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更好保障,為法治社會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