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部分省份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整治經驗交流會。會議提出,堅持把整治農村高額彩禮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推動綜合整治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形成健康文明的婚嫁新風。
高額彩禮,已成為廣受關注的社會話題,也是個難以回避的經濟問題,給不少家庭尤其是農村低收入群體增添了沉重負擔,影響鄉村全面振興帶給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近年來,多地將其視為重要的民生實事,在宣傳引導、婚俗改革、婚戀服務、打擊婚托婚騙等方面發力,推動局部地區彩禮上漲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彩禮現象由來已久。推動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陋習治理取得成效,并非一概對彩禮說不,關鍵在于突出自愿、避免高額。此前,一些地方的彩禮節節攀升、居高不下,衍生出“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等俗語。細究起來,既有相互攀比、相沿成俗、性別失衡、婚戀觀念轉變等社會原因,也與城鄉收入差距大、家庭結構持續變化、養老方式存在隱憂等經濟背景相關。因此,既要充分認識整治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的重要意義,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又要認清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避免出現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心態。在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的同時,注重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多運用經濟手段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方面,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強化增收致富能力。在倉廩實、衣食足的基礎上,力促收入來源長流水、未來生活步步高,兼顧“富腦袋”和“富口袋”,可有效避免一些家庭過度看重彩禮。應該持續優化經濟布局,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生產、改變面貌,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用好用足支持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政策,向“零彩禮”“低彩禮”家庭予以適當傾斜,鼓勵他們通過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另一方面,認真傾聽群眾心聲,有針對性地破解后顧之憂。一些女方家庭之所以紅著臉、梗著脖索要高額彩禮,名義上說是對過去辛勤養育的補償,實則是想增添一份對未來的保障。所以,僅靠三言兩語難以解決全部問題,應該健全更扎實更精細的社會保障政策,加大對農村地區醫療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從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不同層面對“零彩禮”“低彩禮”家庭予以關心。還應鼓勵新婚夫婦善盡家庭義務、履行贍養責任,有效保障雙方父母尤其是女方父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有盼頭。例如,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將治理高額彩禮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產業發展、務工就業、技能培訓、創業貸款等方面,對“零彩禮”“低彩禮”家庭給予13條正向激勵措施,并在繳納城鄉基本養老保險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如今“零彩禮”“低彩禮”已從新婚夫婦中的個別現象成為新風尚。
總之,逐步消除農村高額彩禮問題滋生蔓延的土壤,應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既積極倡導形成軟約束,又多措并舉強化硬支撐。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幫助“零彩禮”“低彩禮”家庭增加收入、減少擔憂,讓“零彩禮”“低彩禮”現象蔚然成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