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公眾號運營者鐘某為博取流量,利用AI生成“上海海嘯預警,30萬居民撤離”等虛假信息,引發公眾恐慌,最終被警方依法拘留。AI的廣泛應用,為虛假信息的批量生產和病毒式傳播提供了“溫床”,給社會治理帶來挑戰。面對AI技術濫用風險,既需監管系統及時回應,也需各方協同共治。近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邁入制度化、全局性治理新高度。接下來,監管部門應加快建立生成式內容標識與溯源機制,強化跨部門執法,嚴厲懲治違法行為;平臺須履行主體責任,完善全流程內容治理,加強技術審核,暢通舉報渠道。此外,公眾也需提升信息甄別能力,理性辨別信息,積極行使監督權利,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空間。(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時 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