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港口景觀。新華社記者 王天聰攝
美國宣稱的“對等關稅”,實質上有違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原則,是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嚴重破壞。在當前地緣經濟緊張和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全球合作對于維持貿易穩定和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尤其是要充分發揮世界貿易組織及其他多邊合作機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支柱作用。
當前,全球貿易面臨保護主義嚴重沖擊,特別是美國采取的所謂“對等關稅”沖擊全球經貿正常秩序,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對全球貿易和產業鏈帶來困擾。對此,各國應通過均衡的政策以及加強多邊合作,推動全球貿易與經濟增長。
美國宣稱的“對等關稅”,實質上有違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原則,其差別化稅率違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互不歧視的承諾,是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嚴重破壞。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近日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前景造成巨大影響。伊維拉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世貿組織正在密切關注和分析美國的關稅措施,正在積極回應各成員有關對其經濟和全球貿易體系的潛在影響問題。聲明稱,根據世貿組織初步估計,美國自今年初以來推出的關稅措施可能導致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總體萎縮約1%,比之前的預測下調近4個百分點。
貿易保護主義還將進一步拉大經濟鴻溝,剝奪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權利。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聲明指出,隨著主要經濟體將征收新關稅,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下滑。在低增長、高負債的全球經濟中,關稅上調可能會削弱投資和貿易流動,給本已脆弱的環境增加不確定性。這可能會削弱信心、減緩投資并威脅發展成果,尤其是在最脆弱的經濟體。世貿組織數據分析顯示,在經濟發展不對等、經濟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將進一步拉大各國貧富差距,欠發達國家將遭受更大沖擊。這將嚴重損害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努力。
不過,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全球貿易仍顯示出韌性。首先,服務貿易展現出巨大韌性。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貿易額達到33萬億美元新高,較2023年增長3.7%。世貿組織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服務貿易增長了9%,而商品貿易僅增長了2%,這表明服務行業對經濟沖擊的適應能力更強。未來,數字貿易和跨境服務的增長將進一步增強全球貿易的韌性。
其次,區域貿易合作增強了貿易韌性。據統計,在2024年四季度,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明顯超過發達國家,南南貿易表現強勁,顯示出區域合作增強了全球貿易的韌性。
另外,全球供應鏈調整也在增強貿易韌性。在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中,許多企業正在調整供應鏈,以適應新的貿易格局。區域價值鏈的加強減少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高了貿易韌性。數據顯示,與2021年相比,2024年全球貿易的集中程度下降,這意味著更多小型經濟體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當前地緣經濟緊張和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全球合作對于維持貿易穩定和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尤其是要充分發揮世界貿易組織及其他多邊合作機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支柱作用。二戰后建立的規則導向貿易體系,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推動了全球關稅的逐步下降,并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增長。盡管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約三分之二的國際貿易仍然不受關稅限制,這是多邊合作的重要成果。
全球還需進一步加強區域貿易合作,區域貿易協定在降低關稅和破除非關稅壁壘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提高了全球貿易的穩定性。區域貿易合作的加強,使得部分發展中國家能夠減少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從而實現更加自主的貿易模式。
此外,各國還應采取平衡的貿易政策,需在保護本國產業和促進全球合作之間找到平衡,貿易政策的調整應考慮其對市場準入、競爭力和經濟轉型的影響,以確保貿易增長不會受到保護主義的破壞。(作者:梁 桐 來源:經濟日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